在区块链这个领域里,一般认为有了匿名性就能保证绝对安全。但实际上,用户的信息却更易被追踪。在这样的情形下,怎样保护隐私就成了一个极为重要且急需解决的问题。接下来,我们将细致地阐述关于区块链匿名与隐私的相关情况。
区块链匿名的误解
很多人觉得区块链是完全匿名的。然而,如果没有运用恰当的方法和工具,因为它是开放式账本,用户的信息很容易被追踪到。像大多数交易需要整合中心化的身份验证机制,这种机制将用户个人信息与区块链匿名地址进行了映射。接着再结合成熟的数据分析方法,用户的交易行为就会被完全知晓。
混币服务保隐私
混币服务具备实现匿名的效果。像 Tornado Cash 这样的服务,能够将部分资产转移至全新的以太坊地址。比如,用户 A 借助 Tornado Cash 进行资产转移,之后其他人要追踪其资金的来源与去向会变得极为困难,如此便大大增强了匿名性。
交易关联勿随意
千万不要让中心化交易所与完成了 KYC 的账户以及实现了匿名效果的以太坊地址有直接的转账关联。若用户 B 的已完成 KYC 的账户和匿名的以太坊地址进行了转账,就会给追踪者提供线索,用户的隐私可能会完全被暴露。
媒体分析显隐患
媒体 Decrypt 经分析后指出,用简单的办法对 13 万个以太坊域名及余额进行处理,能够把部分以太坊社区的知名人士识别出来,并且还能获取到商业运作数据以及用户的交易行为。这表明在区块链领域,用户并非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处于隐蔽的状态。
隐私方案分两类
现在存在很多隐私解决方案工具。这些工具可分为两类,一类是提升“网络层隐私”,另一类是提升“账本层隐私”。“网络层隐私”能让用户在进行网络连接时更加匿名。“账本层隐私”则可以使账本不易被轻易追踪。
不同模式的差异
以太坊是以账户模式为基础的。在以太坊的区块链中,存储的是交易记录,比如地址 A 向地址 B 转账 X 个 ETH。比特币是基于 UTXO 模式的。在设计上,它鼓励地址仅使用一次。这使得追踪交易记录的难度增加了。正因如此,两者在隐私保护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。
高级分析双刃剑
某论文提及的方法,可让用户避开比特币的不安全使用模式。同时,调查人员借助此方法能进行更高级的“去匿名化”分析。这种情况,一方面可能对用户有帮助,另一方面可能引发隐私泄露风险。
以太坊的首选用具
首次关注隐私问题并使用匿名的以太坊用户,建议先借助 Tornado Cash 创建“匿名地址”,之后的交易都可基于这个“匿名地址”展开。这是一种较为基础且能有效保护隐私的方式。
全新地址很重要
首次使用上述流程的用户,最好创建一个全新的以太坊地址,这个地址没有交易历史,用于接收资金。因为旧的地址可能在不同平台上已暴露隐私信息,而新地址能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。
资金池交易易暴露
对于外部观察者来说,在资金池智能合约里,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地址频繁地进行进出 1ETH 的交易,这种情况存在暴露的风险。倘若交易过度集中在特定金额以及特定交易模式上,就容易被识别出来。
交易所交易要当心
中心化交易所若要合规地收集用户信息,在进行链上交易时需多加留意。比如在进行充提操作时,一定不能让其与高隐私级别的以太坊地址产生关联。
ENS注册有风险
以太坊域名能够被用来构建具有可读性的地址。不过,如果多数用户去进行 ENS 注册,那么就有一定可能性会增加账号被关联的概率。用户需要去对使用它所带来的好处以及坏处进行考量和权衡。
看完这些关于区块链匿名和隐私保护的内容之后,你是否尝试过利用这些方法来保护自己在区块链世界中的信息?要是觉得有用的话,就点个赞然后分享出去!